【記者郭書宏專題報導】
台灣民眾愈來愈憂鬱!據保守統計,國內約有一百多萬的民眾正籠罩在憂鬱情緒之下。憂鬱症不但可治療,更可從生活中預防!本周《轉念看世間》專題,特別邀請國際佛光會檀講師鄭石岩教授,及佛教慈濟綜合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王俊凱醫師,就心理輔導與醫學角度,告訴讀者該如何在生活中遠離憂鬱,且協助有情緒困擾的朋友走出陰霾。
據統計,台灣有約百分之三至五的民眾患憂鬱症,且人數不斷攀升。試問,要如何預防?
鄭石岩教授:
據我實務及研究發現,憂鬱症年齡有下降趨勢,通常病人多屬「Me世代」特質,即習慣被照顧、認為別人的付出是理所當然、我之所以不好都是別人的錯;再者是悲觀的思考模式、無法適應變遷快速的社會,及面對現實社會能力不足。
預防永遠勝於治療,面對無法改變的外在環境,「態度」格外重要,建議可參觀或接觸現代科技及文教單位,讓自己多經驗現實場域,最重要是養成樂觀的思考模式,不讓悲觀無限延伸擴大。
王俊凱醫師:
憂鬱症的危險因子可分為生理、心理,及社會三個層面,不同的誘發因素,相對預防的方式也將隨之改變。
就整體來說,養成規律生活作息與運動,飲食少肉、多食蔬菜水果,且睡眠充足,有助於生理所造成的憂鬱;針對心理層次,要懂得適時放鬆,培養宏觀視野,勿過度誇大負面想法;建立穩定人際網路及情感支持。
有些人遇到挫折或不如意時,會選擇自殺方式解決。究竟,自殺就能一了百了嗎?要如何安慰有自殺念頭的人呢?
鄭石岩教授:
據研究統計,自殺獲救機率偏高,獲救後還得承受身體上的疼痛與煎熬,甚至還會留下終身遺憾。許多獲救的自殺者表示,當接近瀕臨死亡邊緣時,內心浮現的念頭是:「我還不想死……。」因此,建議若有自殺念頭一定要說出,找信賴的親朋好友或專家傾吐心事,且明白人世間沒有走不出的困境。轉個念,將發現陽光依然亮麗,世間有更多的人、事、物值得珍惜。
王俊凱醫師:
莫把自殺行為過度簡化,當事者勢必已試過許多方法未果,事實上仍有許多活路可走;一旦察覺身邊的朋友透露自殺訊息時,務必主動關懷並傾聽,讓對方感受真誠的情意與溫暖,將有助於降低其自殺意願。無論對方論點是否合理與符合道德,把握「多聽少評判」的原則,讓他們感受事情將會好轉,生命仍有活下去的信念。
當發生重大變故,很多人無法瞬間接受無常突變;請問,如何在順境中,培養承擔壓力及逆境的能力?
鄭石岩教授:
這世間有「三理四相」的無常現象—物理上的成、住、壞、空;心理上的生、住、異、滅;生理上的生、老、病、死四相,因此,要體認世間無不在「變化」,面對可改變的,就去創造;無力扭轉的,就要包容。
正因「無常」,我們平日要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,包括生活、工作,乃至待人接物;其次是建立良好的情緒習慣,養成樂觀思考,進而陶冶自我堅毅度。建議平日多參與義工服務,藉由付出的法喜完成自我實現,也將獲得成就感。
王俊凱醫師:
首先要認知「世事瞬息萬變」此一事實,面對壓力與逆境要有動力去突破,而此動力主要來自人際社交的支持,具體作法就是多與家人及朋友分享經驗與感受,有助於強化生活的信念。
此外,試著察覺自己承受壓力的反應,且學習因應之道;再者,建立未雨綢繆的觀念,進而發展降低壓力的機制,像是透過運動、冥想、瑜珈、打坐、腹式呼吸、太極拳等,皆是訓練自身降壓的妙方。
原始連結: http://www.merit-times.com.tw/NewsPage.aspx?Unid=169945
留言列表